昨晚国足主场1-0赢了巴林,中国可怜的、忠实的球迷们,用了“绝杀”这样高规格的词来形容这场胜利,不明所以的我还以为有机会进世界杯了。 直到看到韩乔生在微博上盛赞18岁的王钰栋,是“在一片狼藉中,咱们翻出了一粒金子!国足的希望之星!”才知道原来还是“一片狼藉”。 网络上出现“足协指导搅黄了贵州‘村超’”“‘村超’被足协叫停了”“‘村超’没了”等大量涉及贵州“村超”的不实信息和虚假谣言,严重误导公众认知,伤害了热爱和支持“村超”的国内外球迷网友的心,对“村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在此,我们郑重的向大家辟谣,这些负面言论有一部分是对“村超”的误解,还有一些是无中生有,是为了博人眼球、恶意炒作、吸引流量。 不管是国足还是民间足球,本质都是足球运动,借用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说法,踢好足球无非: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别成天惦记转会赚钱,记得把好球传给队友。 今年“苏超”的爆红是从各队球迷玩梗开始的,这一点并不奇怪,前几年贵州榕江“村超”的横空出世,也是因为赛场周边的氛围、故事通过互联网传播,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观众。 南通队39名本地球员中,有35名曾在同一片基地受训,这个基地的创办人叫李太镇,他是拖鞋厂老板、也是一名球迷和一心想培养孩子踢足球的父亲。 14年前,为了帮助儿子实现职业球员梦想,拖鞋厂老板李太镇卖掉上海的四套房产,在家乡海门创办了一家免费的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李太镇坦言:“我不为了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做这个事情。” 2015年,海门区成立足球发展基金会;2017年,总投资超50亿元的海门足球小镇拔地而起,提供了顶级训练硬件;2021年,小镇培育的首支职业球队珂缔缘队成功冲入乙级联赛。 这则报道中说,队长李贤成的足球启蒙始于海门青训,为了家乡的荣誉,他今年4月放弃了在德国踢第四级别职业联赛的机会,回到海门备战“苏超”。 实际上,今年1至5月,“村超”系列赛事共举办450场,县外32支球队490名球员实地感受“村超”氛围。2025年1月1日至5月5日,“村超”吸引游客超241万人次,同比增长11.77%,榕江县全年力争吸引游客超1000万人次。 “村超”还宣布,今年8月份,全国各地冠军球队将到榕江踢全国冠军赛。“未来我们将从冠军赛队伍中组建多个年龄段的‘村超’全国战队,真正从14亿人中去筛选草根天才球员,备战2028年‘村超’世界杯。” “苏超”和“村超”,没必要拉踩,办好了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愿意参与、愿意买单的活动,还能拉动地方文旅,给大家一个出门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