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想从中国进口稀土(也就是永磁磁铁的原料),必须先提交材料,等待审核通过。根据路透社的说法,这个申请太过漫长,导致 4 月中国出口的稀土直接减少了一半。 众所周知,稀土这玩意儿中国有绝对的话语权。因为中国掌握了全球 70% 的稀土矿,85% 的精炼产能,以及 90% 稀土合金产量。一旦咱们说不卖了,就会像三体那俩智子一样,锁死海外的稀土市场。 比如前几天,路透社报道了一家德国磁铁制造商,因为稀土短缺,很可能会在 7 月中旬彻底停工。而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 CLEPA 表示,未来还将出现更多停产情况,可以说,整个欧洲的汽车行业都陷入恐慌。 美国也是如此,芝加哥生产的福特探险者已经被停产了一周,稀土短缺逼得一些美国企业考虑把零部件工厂转移到中国,这川宝还玩啥制造业回归呢?直接逆向回归呗。 而日本铃木已经暂停在日本的小型车生产了,对此,中国也做了回应:中方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是非歧视性的,不针对特定国家。 首先,稀土指的是钪、钇,再加上镧系的 15 种元素,这些金属和铁、钴等形成合金时,有极高的磁能积和矫顽力,说白了磁性更强、不容易退磁。 咱们知道,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就像一个滚筒洗衣机的滚筒和机壳。之所以转子能转起来,是因为电流流经定子上的线圈,产生了一个旋转的磁场,它和转子的磁场相互作用后,就拉着转子旋转。 所以就需要 “ 永磁材料 ” ,顾名思义,永久保持磁力,比如钕铁硼 NdFeB稀土合金就是很好的原料。用它做转子,只要定子磁场在转,转子就会转,这就是目前大多数电车上采用的永磁同步电机。 虽然咱们没有明面上管制钕的出口,但钕铁硼常常需要加其他稀土元素辅助,而管制清单就里明确包含了含铽或镝的钕铁硼永磁材料,所以海外造永磁同步电机的成本必然提升了。 比如第一批的特斯拉 S、X,以及 Roadster 用的就是不需要稀土的异步电机(感应电机),它的转子本身是没有磁性的,转子磁场全来自定子磁场的电磁感应,原理比较复杂,这里先不多说。 总之,异步电机虽然造价便宜,但它有很大的缺陷,也就是这个 “ 异步 ” ,转子总是会慢半拍跟着定子的磁场转,你给定子磁场很大的转速,结果转子(车轮)压根跟不上。 于是后来有人想了别的办法,既然没有永磁体,那也用通电的办法强行制造磁场呢?在日产的艾睿雅上,采用的就是励磁同步电机,它也能做到 “ 同步 ” ,但是要增加一个励磁机构,给转子通电。 它的好处是不需要稀土,也不会退磁,但这玩意儿体积大、能耗也更高,还是没法挑战最主流的永磁同步电机。所以在接下来几年,新能源车仍然得和稀土绑定。 永磁同步电机也出现在油车的启动电机和发电机,还有助力转向电机、雨刮电机等等,有电机的地方,几乎都需要用到稀土。 比如一部分安全气囊上的加速度感受器,靠的是就是质量块切割磁场产生的电压,所以需要永磁体产生磁场。没有稀土,你可能连安全气囊都打不开。 另外,铈、镧、镨等稀土元素也应用在三元催化、涡轮增压等等,不过这几个元素目前还不在管制清单里,不然海外各国的油车可能要通不过排放标准了。。。 总之稀土会参与造车的方方面面,除了电机、发动机,还包括空调压缩机、车窗升降、座椅调节、音响、气囊、雨刮、前灯等等。。。如果没有稀土,造车技术就回到上个世纪。 前面说了,咱们中国掌握的不只是稀土矿,而是整条稀土产业链,就算你有稀土资源,也没有能力把 17 种稀土元素提纯到 99.99%,必须得运到中国进行精炼加工。 而就算最近的澳洲莱纳斯稀土公司成功提炼出了重稀土产品氧化镝,但产量和成本依然不能和中国相提并论,在马来西亚的工厂还多次爆出环保问题,争议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