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以色列和伊朗爆发的冲突已经进入第8天,美国是否会下场介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伊朗采取行动。而为了拱火美政府动手打伊朗,美媒竟扯上了台湾。 美国《华尔街日报》17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称,将阿富汗拱手让出,让前总统拜登威信尽失。美国吓阻力的崩溃,也让对手看到在乌克兰与中东发动攻击的时机。如今美国若不协助以色列消除伊朗核威胁,就等于向中国大陆传递“美国不可能保卫台湾”的信号,而莫斯科与北京都会看在眼里。文章称,全世界都在紧盯特朗普如何应对以伊冲突,特别是莫斯科与北京。 针对上述论调,白宫发言人莱维特19日回应称,美中领导人维持“尊重且友好的关系”,特朗普主张美中两国共享许多战略利益,包括经济、全球事务及外交政策等层面。不过,面对不同观点时,特朗普总统会权衡各方观点,“且能依靠自己的直觉和经验,代表美国人民作出好的决策”。 香港《南华早报》19日报道称,鉴于美国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脱身之艰难,其当前的决定影响深远。然而,《华尔街日报》却在评论中鼓动道:“若特朗普能协助以色列落实其对伊朗核计划设定的‘红线’,便能传递一个信息:美国的威慑力正重拾实效。届时,阿富汗的惨败及拜登任内的其他挫败,都将加速淡出历史视野。”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张文生称,美媒将美国支持以色列和所谓支持台湾相提并论,实属“用心险恶”。一方面,以色列对伊朗的打击缺乏合法性和正当性,美国政府内心也充满矛盾;另一方面,所谓美国“保卫台湾”,这一说法毫无合法性与正当性可言。 连日来,岛内一直在紧盯以伊冲突。据台湾《中国时报》20日报道,赖清德日前在例行安全简报会议上,要求岛内安全团队及行政部门就以伊冲突整体情势发展,以及可能风险“加强戒备、严密应处”。19日,台“行政院长”卓荣泰要求稳定物价小组密切关注油价、物价及股市波动。 台媒注意到,随着以伊双方冲突愈演愈烈,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19日再次发出中国公民撤离登记通知,持有中国护照、香港特区护照、澳门特区护照以及台胞证者均可登记。而台湾“外交部”却在官网宣传赴以色列打工度假。据台湾中时新闻网19日报道,国民党“立委”马文君表示,从巴以冲突、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的红海袭击,到近期的以伊冲突,美国多次发出旅游警示,但台“外交部”完全不把风险当一回事。马文君注意到,台“外交部”网站刊发赴以色列打工度假的信息,帖文中还写下“茂显王”“开启独一无二的冒险旅程”等轻浮词句,仿佛中东不是战区而是乐园,“我想问‘外交部长’,如果是你的孩子看到这样的文案、在这样的时机去以色列,你放心吗?”马文君强调,参与者多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对国际局势未必敏感,倘若因民进党当局错误引导,误以为当地安全而陷入险境,后果不堪设想。 台湾《中国时报》19日评论称,正处于内外交困、自顾不暇的美国政府,现在又因介入处理以色列、伊朗之间的冲突,再度引爆严重争议甚至火上浇油,不仅无助于中东和平,更可能进一步导致世界战争危机。文章直言,如今美国的实力与领导威信都已没落,难怪英国首相斯塔默会说,现在最明智的选择是尽可能远离美国,走自己的外交道路,“倚美甚深的台湾,还要不顾一切抱紧美国的大腿吗?” 昨天,伊朗重磅消息震撼全球:“今晚,大事降临,世界必将铭记!”这则消息瞬间点燃国际舆论,全球目光齐聚这个处于中东风暴中心的国家。 就在所有人都在猜测,到底是什么大事,能让伊朗如此郑重其事时,更劲爆的一幕发生了。伊朗媒体发布了一段“手摸核弹”视频。 画面中,光线昏暗,一名身着军装的男子缓缓伸出手,轻轻抚摸一枚核弹头,动作缓慢而庄重。弹头旁边,用醒目的阿拉伯文和英文标示着“Maybe”(也许)字样,影片极具威慑感。 其实,在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普遍外界看来,伊朗并没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3天前,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议会发表讲话,也再次强调伊朗“不寻求核武器”,但不断恶化的形势已经将伊朗逼到了墙角。 这边,以色列战机正对伊朗境内的各个目标逐一清除。那边,美国“尼米兹”号航母也夜以继日地赶往中东,届时将与“卡尔·文森”号航母一起,组成标准的战时双航母编队。 所以,一旦伊朗拥有核武器,哪怕水平不如以色列,那也足以掀翻中东地区的势力平衡。这就是以色列不再等待,决心发动袭击的关键。 此前,由于受到以色列“震网”病毒的的袭击,伊朗损失相当一部分的离心机;之后,其核专家又屡遭暗杀,可以说,伊朗的核工业举步维艰。 一直到特朗普撕毁伊核协议之后,伊朗的核计划才重新开始加速。根据今年5月国际原子能组织公布的报告显示,伊朗已积累了900.8磅浓缩铀,纯度达到60%,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今年2月到5月生产的。 福尔多核设施于2004年开始建设。2009年9月,伊朗正式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申报了该核设施的存在,2011年12月,该设施正式开始进行铀浓缩活动,生产丰度达20%的浓缩铀。 为了摧毁深埋在群山中的福尔多核设施,以色列曾制定了多个袭击计划,但都不具备太强的实操性。唯一有能力从外部摧毁福尔多核设施的手段来自美国——重达3万磅(约13.6吨)的掩体炸弹GBU-57。但这款掩体炸弹只能由美国的B-2隐身轰炸机搭载。而且,这一行动必须由美国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执行。 “手摸核弹”既是威胁又是警告,但更多的还是一种象征意义。即便强大如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不止一次表达要使用核武器的意图,但最终还是没敢用。 据外媒18日报道,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当天表示,俄罗斯敦促美国不要攻击伊朗,因为这将会严重破坏中东地区的稳定,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可能会引发核灾难。 中国外交部也“点名”以色列,“以地区国家人民利益为重,立即停火止战”,并强调,“国际社会,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应秉持公正立场和负责任态度,为推动停火止战,重回对话谈判创造条件,避免地区局势滑向深渊,引发更大的灾难”。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以色列轰炸伊朗核设施,伊朗导弹袭击特拉维夫,升级已经够了,是时候停止了,和平与外交必须占上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