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郭媛丹 陈子帅】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表示,美军已对伊朗境内三个核设施实施“非常成功”的打击行动。2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对此表示,“成功”与否有待进一步观察,此次行动未必能够完全摧毁伊朗的地下核设施。 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文称,美国已完成对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的袭击。另据路透社消息,美国官员称,美国B-2轰炸机参与了对伊朗核基地的打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2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尔道核设施在地下近百米,美国仅凭一两次的打击,即便用地堡炸弹也很难彻底摧毁福尔道核设施。 军事专家张军社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也表示了类似观点。他认为,美军对伊朗核设施实施的首轮打击,未必能够完全摧毁伊朗的地下核设施。以福尔道核设施为例,该设施建于地下90米深的岩石层中,防护能力较强。以色列虽将其视为首要打击目标,但缺乏有效打击手段,因此需要美国B-2战略轰炸机携带重达3万磅的GBU-57钻地弹。然而,GBU-57钻地弹仅能摧毁地下65米深的目标,若要有效打击福尔道核设施,理论上需采用两枚弹药前后连环穿透的方式。但美军从未公开验证过这种战术的可行性,因此在首轮打击中能否彻底摧毁该核设施,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此外,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2日凌晨,在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的消息传出后,伊朗国家电视台一名负责人在网络直播中表示,伊朗在一段时间之前已经对三个核设施进行疏散,转移了核设施中的材料,美方袭击应未造成重大损失。 “这进一步表明美军此次袭击难以彻底摧毁伊朗的核材料。”张军社进一步分析称,无论福尔道核设施在美军首轮打击中能否被完全摧毁,可以肯定的是,美军的空袭行动对伊朗核设施造成的破坏程度极为严重。“B-2战略轰炸机携带的钻地弹等导弹,其威力远超以色列现有的F-15、F-16及F-35战斗机所携带的炸弹和导弹。因此,美军此次行动对伊朗核设施构成的危害或破坏程度,无疑将远超以色列。在此背景下,伊朗核设施能否得以保存,仍是一个未知数。”张军社说。 李子昕认为,这就意味着美国对伊朗的打击可能不仅是一次性的。“在后续的几天内,美国不排除还会进一步提高对伊朗关键设施的打击力度。”同时,这位国际问题学者也称,美国和伊朗都不愿意让局势彻底失控,所以美国对伊朗的打击会非常局限,主要是在打击目标上将重点瞄准具体的核设施,不太会对伊朗的其他设施进行全面性的大范围攻击。 当地时间6月17日,白宫官员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权衡多种选择,其中一个选项是“直接打击伊朗”。 据报道,相关计划的目标,是伊朗最坚固的福尔多核设施。它被建造在深300英尺(约91米)的山体内部,并由多层混凝土加固,常规武器难以撼动。 以色列没有美国军力的帮助,是无法攻克伊朗这座“地下堡垒”的。6月18日,美军制定的摧毁福尔多核设施计划曝光。计划分为两步:首先进行高精度的空袭,然后可能投入地面部队以确保任务完成。 方案计划动用美国独有的军事资产:B-2“幽灵”隐形轰炸机,挂载每个重达3万磅(约13.6吨)的GBU-57巨型钻地弹(MOP),即“掩体粉碎弹”。然而,即便动用如此利器,行动也并非万无一失。华盛顿国防大学近东和南亚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级军事研究员大卫·德罗什分析称,轰炸机必须在“完全相同的位置投下两枚钻地弹”,即同一个地点精确命中两次,才可能穿透防御层,这本身就极具挑战。 德罗什补充称,更困难的是,空袭之后无法确认内部的损毁程度。德罗什据此推断可能的第二步行动:“这让我相信,要摧毁这些设施,最终可能需要获得制空权后,派遣地面部队通过爆破等方式强行进入设施内部。” 他描绘了可能发生的情景:“以色列部队在现场,等美军空投钻地弹后,通过引爆大门强行进入。他们将安放炸药,尽可能搜集情报,然后从内部将整个设施引爆。”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发出警告,称如果华盛顿实施军事打击,将对美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他们遭受的损害将远比伊朗可能面临的任何情况都严重。如果他们军事介入,他们将面临无法恢复的伤害。”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的报复将针对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极易将美国拖入一场持久的地区战争。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分析师格雷戈里·布鲁指出,伊朗方面早已释放信号,一旦本土遭袭,便会攻击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基地,其中伊拉克的基地尤其脆弱。“这种风险在于,伊朗的报复一旦造成美军人员伤亡,就可能迫使特朗普扩大军事行动,届时冲突将从单一的打击行动,升级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空战。” 即便美国能够成功摧毁福尔多,也无法抹去伊朗已经掌握的核知识。非营利组织“危机集团”的伊朗项目主任阿里·瓦埃兹指出:“特朗普也许能摧毁福尔多,但他无法用炸弹炸掉伊朗已经学到的知识。伊朗有能力在打击后幸存下来,并重建其核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