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达达收到京东提交的初步非约束性提案。买方团以每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现金价格收购所有已发行普通股。 其中,达达集团2024年第四季营收24.33亿,其中,京东秒送营收为7.3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48亿元下降52.4%;来自达达秒送收入16.9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亿元增长40.8%。 达达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亏损为12.57亿元,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13.14亿元;经调整运营亏损为4860万元,上年同期的经调整运营亏损为1.9亿元。 原因是2024年,达达资本层面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是京东2024从沃尔玛手中收购达达总计87,481,280股普通股和 1,875,000股美国存托凭证。同一年,沃尔玛还清仓了所持京东股权,套现36亿美元。 2021年2月,京东集团以8亿美元认购达达集团新发行的普通股,交易完成后,包含其现持有股份,京东持有达达集团的51%股份。2022年初,京东集团斥资5.46亿美元现金及部分战略资源增持达达,持股增至52%。 2022年8月,达达创始人蒯佳祺出局,时任副总裁何辉剑升任达达总裁,主持公司日常工作。时任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担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 2023年12月,达达出现大幅动荡。辛利军辞去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董事会成员的职务。京东集团CFO单甦接替辛利军出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和提名委员会成员。达达还宣布,公司CFO陈兆明因个人原因辞去CFO职务,任命Henry Jun Mao接任CFO职务。 2024年初,达达宣布其在常规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些存疑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引起对达达2023年前三季度某些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及经营支持成本的质疑。同年3月,达达公布内部审计结果,称独立审查没有发现任何直接证据表明管理层人员包括总裁和前任首席财务官策划财务存疑行为。 达达集团同时公布,公司总裁兼董事何辉剑(Jeff Huijian He)在独立审查基本完成后辞职,达达快送(Dada Now)总经理、原京东物流首席战略官傅兵(Bing Fu)担任临时总裁。 在今年京东618的活动上,京东外卖相关负责人透露,京东外卖虽然今年3月才正式上线,但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品质餐饮门店入驻超过150万家、全职骑手已突破 12万人。 “京东外卖也与现有零售业务产生了协同效应,仅4月外卖业务即带动新注册PLUS会员超40万,而PLUS会员的外卖复购率则较非会员高出2倍。” 最近一年,京东不断涉足新的领域,包括外卖、网约车、在线旅游、家政、养车等市场,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也非常活跃,不仅和外卖员又称起兄弟,还下场送了一次外卖。 刘强东还证实近期邀请了几位行业大佬,包括58同城CEO姚劲波、滴滴CEO程维,以及美团CEO王兴。几位大佬所在的行业都被京东有所涉足,而席间,刘强东对王兴说了一句:“兄弟,我要正式进入外卖了。” 刘强东还声称,最近五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是走下坡路的五年,“可以毫不留情地这么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的五年,应该算是我创业史上可以说是最没有特色的、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 不过,刘强东这番表态其实有失公允,时间倒推5年,那个时候,刘强东正被明尼苏达州案搅得焦头烂额,整个风波从2018年一直持续到2022年10月才停歇。而在刘强东避风口的这段时间,正是京东元老徐雷、辛利军等一帮老兄弟在支撑,使得在阿里依然虎视眈眈、拼多多、抖音电商、快手崛起的背景下,京东才没有自乱阵脚,安稳地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当然,刘强东擅长舆论战,每次的舆论战,总能有收获,当年京东与当当掀起图书大战,与苏宁掀起3C电器大战,最后都一口吞下不小市场份额。 如今,即时配送市场在蚕食京东的3C市场份额,削弱京东物流送货到家的优势,而京东在外卖行业再度开战,也可以一口咬下美团外卖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对京东来说,肯定是有利无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