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公司遭到股东集体起诉,被指在信息披露中低估了将先进生成式AI整合进语音助手Siri所需的时间,导致iPhone销量受到影响、股价下滑,构成证券欺诈。 需要说明的是,在美国“企业问责制”的体系中,关于“误导性陈述”的相关指控一旦被找到证据,几乎再无上诉成功的可能。比如英伟达在2018年被股东起诉,称黄仁勋在当年虚假地描述了加密货币为GPU营收带来的增幅,在随后的6年中,英伟达曾多次上诉,但最终在去年被美国最高法院驳回上诉。 因为在去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软件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就曾明确表示过,“更加智能的Siri”将在iOS 18的后续版本上推出,而直到今年iOS 26发布,这个存在于演示动画中的Siri仍然没有看到。 就连苹果官方,现在也无法给出“Siri+Apple Intelligence”的准确时间。在今年3月,苹果在官网中的iPhone营销页面上新增了一份免责声明,表示“我们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来实现部分功能,预计在未来一年内逐步推出”,但并没有给出时间表。 不仅仅是Siri,包括根据紧急程度排序的系统通知、Genmoji等功能,现在来看也充满了匆忙上马的味道,较去年开发者大会演示的相距甚远。 要么是“半成品”,要么干脆“跳票”,苹果股东们的耐心在这一过程中被耗尽,并不难理解,唯一的问题是,Apple Intelligence的功能延期,与iPhone销量下跌是否存在直接关系? 以旧换新网站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47.6%的iPhone用户认为AI是他们未来购买手机的决定因素,但截至去年12月,在体验过Apple Intelligence的用户中,有73%的人认为苹果的AI功能不是很有价值,甚至几乎没有价值。 Mark Gurman撰文称,苹果公司正考虑收购AI初创企业Perplexity AI,以补强公司在AI领域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另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并购负责人艾德里安·佩里卡已与服务部门主管及AI战略高层就此展开内部讨论。 说起Perplexity,关注AI的人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公司,在AI搜索引擎上线的3个月后,其月独立访问量就突破1000万,在今年5月上线整个了多种AI生产力工具的Perplexity Labs,这家公司的估值更是飙升到140亿美元。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不久Perplexity AI的CEO斯里尼瓦斯曾明确表示过,今年公司的业务重心是正在开发的“Comet浏览器”,并将其视为该公司成长的重要引擎。 结合Perplexity的生态位,不难理解这家公司开发Comet浏览器完全就是瞄着Google搜索和Chrome浏览器打的,在这样的背景下,Perplexity AI没有任何理由将自身绑定在苹果生态之中。 一方面,虽然Perplexity AI会大幅提高Apple Intelligence在搜索上的能力,但目前用户需要的跑在端侧的AI不是一个“语音助手”,或是聊天软件,而是一个能够帮助决策、并简化操作层级的AI Agent,这需要将AI嵌入到iOS的底层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