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此前曾曝光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溶洞垃圾的互联网博主“小符哥哥”符正称,他在湖南湘西永顺县高坪乡一溶洞发现了大量垃圾。其发布的相关视频显示,该溶洞洞口外有被挖开的道路,“之前是有一条车道,专门开车倒下去的”,他称,洞口处散落部分零星垃圾。下洞后拍到的画面显示,溶洞内部垃圾堆积成山,地下河中也浸泡有大量垃圾。 19日上午,红星新闻联记者系上符正。他告诉记者,该条视频的拍摄时间为6月18日下午,“我也是听别人说那个洞经常有人在倾倒垃圾,在慈利县溶洞垃圾事件曝光后,那个路就被挖断了,但在挖断之前,那里面还是有人在倾倒垃圾。” 符正称,洞口原本有一条可以使车辆通过的土路,但目前已经被用石块阻挡,“田边上有一条水泥路,水泥路距洞口只有20米,然后上面会有一条土路,后来这个路就被挖断了。” “(垃圾)是顺着洞壁延伸下去的,洞口往下基本是垂直的。(视频里)那个垃圾山是堆出来的,我目测大概是15米(高),它是像一个圆锥那么起来的,直径应该有30米。里面的垃圾堆起来是软的,脚一踩下去,都可以到半腿深。”符正说,气味在洞底因有暗河,有风流动,不算特别重,但在洞口特别严重,他们都是戴着防毒面具下去的,“完全受不了,下面还有很多蚊虫。” 对此,红星新闻记者致电永顺县多个相关部门。其中,生态环境分局回应称,目前已经开始处置溶洞垃圾,“我们单位现在关注到了此事,正在进行相关的处置。”永顺县委宣传部则表示,目前正在对垃圾的来源进行调查,相关情况会做通报。 据荔枝新闻此前消息:持续关注张家界天坑溶洞囤积数以吨计垃圾问题的博主表示 ,他收到疑似慈利县龙潭河镇竹峪村党支部书记卢志富的一段威胁语音,宣称:“要遇到有人在我们天坑拍照的话,就给我开始打,都是些坏家伙。” 6月7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最近,一名网友拍下的张家界市慈利县天然溶洞被垃圾堆了7、8层楼高的场景,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镜头中可以看到,不仅垃圾遍地,多处钟乳石也被污水染黑。 很快,张家界慈利县有关部门做出回应,两个问题严重的溶洞,分别位于东岳观镇彩球村九组的大田坑天坑以及通津铺镇长峪铺村十五组的杨家坡溶洞。由于溶洞离村子比较近,常年被排放垃圾。从村民到附近的养殖户,不少人已经养成了把垃圾就近处理到洞里的习惯。 大田坑天坑清洁人员:每天我们正常是五点半起床,6点钟到现场作业。从端午节开始清理工作会有防毒面具,包括通风系统。我们分两组,每4到5人一组。 网友反映的垃圾堆了有七八层楼高的溶洞就是大田坑天坑,深度大约有70米,洞口不规则直径约15米,相关部门首先疏通了通道,这样大型机械就可以展开作业。 由于溶洞在当地比较常见,再加上难以清洁,导致这个洞中的垃圾有了不少的年头,有些包装甚至能看到十年前的产期标志。每天,清污人员要工作近十二个小时,基本每小时都能盛满一斗的垃圾送出。大家也在这里看到,在溶洞扔垃圾只是图个方便,清垃圾时却并不容易。 溶洞清洁人员:因为大家都看到的是生活垃圾,现在我们刨的时候很费事,压得很实。而且除了生活垃圾之外,很多粘土也是压在里面的。我们的钉耙因为损坏,每天基本上换一批。 溶洞清洁人员:目测我们从洞顶到现在这个位置大概是30米,空气已经有点稀薄,呼吸有点困难。如果再往下延伸,通风性做不好的话,人会很难受。所以说我们为什么分两组来作业,就是为了交替去做这个事情。 本周三,慈利县就整治情况发布通报,目前大田坑天坑已经清理垃圾约十吨。而另一处的杨家坡溶洞,清洁难度就没那么容易了。 杨家坡溶洞,洞深约150米,洞口直径只有1.5米,这里的垃圾量虽然比不上大田坑,但清理难度却不小,慈利县相关部门聘请了专业救援团队展开清洁工作,采用高空作业吊篮或者由清洁人员带着麻袋下洞清运。 目前,清理出的垃圾,都将被统一运输到垃圾处理厂。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慈利分局,已对该村涉嫌违法排污的3家养殖户立案查处整改。张家界也启动了全市的溶洞排查工作,下一步,他们计划对周边居民和养殖户开展环境问题的宣教,毕竟洞脏了水臭了,影响最大的还是本地的居民。

